中文
English

深扒新版英语教材,我发现这次改的可真够狠!

2024-08-03
来源:
从今年9月起,2024版英语新教材就要开始使用了!
这是英语教学界的一件大事,也牵动着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心。
用了10年的老教材退出历史舞台,而新教材配合着新课标,将为未来十年的英语学习指明来方向。
我深扒了一下小学和初中的新版教材,发现这次改的可真够狠的!
图片

一. 新教材变化

新教材的变化,是从内向外的。
我分为表层细节、中层结构和深层思想三个层次,一步一步跟大家介绍。

图片

01


表层细节

只要打开新教材,随便翻几页,我们就能注意到一些细节调整。
插图更有真实感了,每个单元开始都配了一张漂亮的双页主题大图。、
图片
插画下方是大单元主题的目标,包含交际、口语、词汇、阅读和书写等不同方面。
1

自然拼读加强了

对比新旧版教材,在字母学习的部分,除了字母名和字母音,新教材加入了更加明显的拼读练习,比如下图所示中的CVC单词拼读。
图片
自然拼读终于融入了校内教材,这是好事,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,如果能够系统扎实地落实,对于单词的拼读和拼写,孩子会轻松很多。
2

阅读理解加长了

在每个单元的结尾部分,新旧教材都有一个故事阅读环节。
大家可以对比一下,同样是三年级第四单元的动物单元,新教材的阅读明显变得更长,词汇也更丰富,引导孩子进行拓展阅读或泛读。
图片
3

增加引导输出

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,都有一个项目实操project,也就是帮助孩子们将单元知识真正用起来,步步引导,形成语言输出。
比如在动物这个单元,项目实操project分成四步进行:
1. 听力练习,找出喜欢的动物
2.思考并给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
3. 选择其中一类,做成动物画册
4. 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动物画册给全班
图片
这些步骤从听、说、认读、书写、再到口语表达,涉及到听说读写不同方面,而且非常注重英文思维和运用能力
不看别的,就只看看这些问题的题目,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的“语文”设计思路了,确实,这也是原版教材的设计思路。
这对于听说基础好的孩子来说,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。但对于听不懂、也不会说的孩子,上课只能等着老师帮忙翻译了。

二、中层结构

除了显而易见的表层细节,新教材的内部编排,也有很大的调整。
最突出的,就是每个单元的结构深度增加了,通过层层递进,来引发孩子们的深度思考。
在教材目录中,我们就可以发现,每个单元都分成ABC三个部分进行,承载着单元主题的不同侧面。
图片
我们来结合一个具体例子看看。
在新版教材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,主题是<不同的家庭>。
单元主题配图,是咱们中国家庭的图片,然后提出了单元核心问题:What makes a familiy?家是由什么组成的?
家就是一个房子、或者几口人吗?还是有别的东西呢?
图片
提出单元中心问题之后,接下来的三个部分,从不同角度来层层启发孩子:“我们的家,到底由什么组成?”
比如在第一部分中,大标题是 Who lives with you? 谁和你住在一起?
在这个部分,孩子们学习了住在一起的直系亲属,爸爸妈妈爷爷奶奶。
图片
第二部分中,大标题是 How are families different? 都是家人,内部有什么不同?
在这个部分,孩子会学习到远一点的亲戚,比如堂兄妹cousin,叔叔姨妈等。
图片
单元的第三部分是做一个“项目project”,先做听力,然后根据听力内容,做一个家庭树family tree。
图片
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,一首小诗,是整个单元思想升华之笔。
回到单元开头的中心问题:家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?
小诗中做出了回答:“我们分享We share. 我们用心聆听We listen with care. 我爱我的家I love my family.”
原来,家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,或者几个人住在一起,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爱,才是组成家庭最关键的要素。
图片
回顾整个单元:
单元以一个问题开始,启发孩子提问:家到底是什么?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,孩子们学习到了家庭成员的各种表达;最后,深化了单元的主题思想:家的本质就是爱。
这样的设计,贴合了探究式学习(Inquiry based learning)的理念。
学习英语并不是终极目标,通过英语来进行探究提问,通过思考,得出自己的答案。
无论是语文课、数学课,还是科学课,目前都越来越多地引导孩子进行探究,毕竟在AI时代,“答案”多的是,也不只有一个,而自己找到答案的能力,才是孩子最硬核的本领。
现在,连英语也一起来搞探究式学习了!我猜,那些单词还搞不定的孩子,都是在戴着脚镣跳舞。

三、深层思想

学习英语,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,而是要通过英语来理解多元文化,打开世界的大门。
在新教材的设计中,这一点表现地淋漓尽致。
比如七年级新教材的第六单元,主题是<生活中的一天>。它就通过不同形式,对比了不同国家文化下,孩子们每天生活的不同。
比如国内的孩子,几点到校、几点放学、放学之后干什么。
图片
然后阅读一下,芬兰的小伙伴,除了常规的上学放学之后,一项典型的课外活动就是打冰球。
图片
然后在拓展阅读中,又引入了美国小女孩Alice,说一说自己拍摄舞台剧的学校活动。
图片
来自不同文化的三个同龄小伙伴,各自的生活有相同之处,也有很多不同之处。
通过英语体验到不同文化,从而打开视野,是新教材的各个单元都有重点涉及的。
学英语不是为了出国,也不是崇洋媚外,就是要了解世界,更好地表达自己。这就是新教材给的内核思想。
所以,那些说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,没戏!

如何应对?

从表层细节,到中层结构,再到底层思想,新教材的改革,都在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进行:
学习英语本身,不再是终极目标了。英语是一个工具,我们用使用这个工具,去思考和感受,去认识多元的世界。
这一点是新课标的要求,也是未来十年英语学习的主线思路。
这样的目标是正确的,但难度是真不小,特别是对于大部分普娃,很多孩子都还在为背单词和语法苦苦挣扎,想要真正使用英语去思考和认识世界,谈何容易?
更难的是老师,一个班级四五十人、一周只有两三节课,这样的目标,课内如何落地?很多任务必定要回到家庭里,所以最难的还是家长……
不过,世界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。从新教材改革开始,这趟列车就已经缓缓开动了。
作为普通家庭,我们能够做出的最好调整,也回到学习英语的真正初衷。
不为考试,不为成绩,遵循英语学习的底层规律,通过课后大量听力和阅读输入,培养孩子英语的实际能力,自然就与教材改革不谋而合,成绩也会随之而来!

文章来源:Gogolearning粒粒老师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自由容器